北京理工大學(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以理工科為主干,工、理、管、文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為中管副部級高校,設有研究生院。
學校前身北京工業學院發源于1940年在延安成立的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
截止2013年12月31日,該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8674人,其中本科生14774人,碩士生7959人,博士生3250人。 學校擁有中關村校區、良鄉校區、西山實驗區、珠海校區和秦皇島分校;設有19個專業學院和教育研究院、基礎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及珠海學院。
2012年,學校首次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大學100強”和“世界大學500強”,在入選的19所中國高校中名列第13位(并列)。
北京理工大學是理工為主、工理文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建國以來國家歷批次重點投資建設的高校。學校建有中關村校區和良鄉校區,占地面積4374畝,位居北京高校首位。建校68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以其雄厚的辦學實力、鮮明的辦學特色、良好的育人環境、卓著的社會聲譽吸引著千千萬萬莘莘學子。
歷史變遷,歷經輝煌
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北京理工大學從革命圣地延安走來,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學校前身是1940年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 1951年定名為北京工業學院;1952年抽調航空系參加組建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抽調采礦系和冶金系參加組建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抽調有色金屬方面學科參加組建中南礦冶學院(今中南大學),1961年又抽調火炮、自動武器、炮彈等專業參加組建太原機械學院(今中北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首批頒布的16所重點大學之一;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1992年學校成為黨委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央直接任命的14所高校之一;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學第10所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學的“985工程”院校行列,被譽為“當今中國高校的國家隊”。
科技先鋒,實力雄厚
作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的搖籃。學,F有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3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部門開放實驗室、4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最近五年,學?蒲薪涃M總投入一直在全國前10位之列,2008年學?蒲薪涃M總投入近10億元。
2007年,學校獲3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國防科學技術獎中,我校負責完成的項目獲獎2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獲獎數量與等級都位居委屬高校首位;在教育部高?茖W技術獎中,我校獲一等獎3項,在全國高校排名第8位,工信部所屬高校排名第1位。
在這里,中國“第一套電視發射、接收設備”讓“中國電視第一頻道”永久落戶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第一枚固體火箭”從北京理工大學升起;中國“第一臺大型天象儀”在北京理工大學誕生;第一部低空探測雷達在北京理工大學開機;第一輛輕型坦克等在北京理工大學研制成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仿真機器人“匯童”在北京理工大學亮相;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使用的電動客車也將從北京理工大學上路……
教學基地,碩果累累
學校設有17個學院、47個系,43個研究所(中心),另建有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現代遠程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覆蓋10個學科門類,擁有4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5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2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7個博士后流動站,1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6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62個本科專業。1999年、2007年兩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我校具有國內一流的實驗教學平臺。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北京高校名列第3位,數量僅次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此外,還有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1個國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范中心、1個國家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與中國人民大學合建)。
在實踐創新能力上北理學子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近三年共有約5500名學生參加了國際、國內的二十余項各類大學生學科知識競賽,如: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共獲得國際級獎項52項、國家級獎項174項、北京市級獎項622項。
名師薈萃,群星璀璨
學校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度合理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學,F有教職工3500人,其中兩院院士15位,國家教學名師3位,長江學者13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位,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7位,享受政府津貼專家63位,北京市教學名師10位,博士生導師445人,教授、副教授近1500人?芍^名師薈萃,群星璀璨。
北理英才,高端就業
多年以來,北理學子一直以“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富有創新意識”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始終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升學和出國的比例約40%左右。2008年本科生一次就業率為97.25%,研究生一次就業率為98.38%。畢業生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等中心城市就業,分布在信息產業部、外交部、衛生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國務院各部委,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網通、中國移動等特大型國有企業,航天、航空、電子、兵器、船舶等國防科技工業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單位,IBM、微軟、愛立信、摩托羅拉等外資企業,聯想、方正、華為、中興、比亞迪等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其他國家重要部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事業單位。
桃李芬芳,譽滿天下
自1940年建校以來,北京理工大學為我國各行各業、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培養和輸送了14.2萬名高層次人才。他們中有以李鵬、曾慶紅、葉選平為代表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有以總政治部副主任劉振起中將、總參某部部長賈超群中將、總后勤部副部長李倫中將、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劉玉堤中將等為代表的軍功赫赫的將軍;有“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院士、“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謝光選院士、雷達專家毛二可院士、光學專家周立偉院士、特種車輛專家蘇哲子院士、“中國地熱學之父”任湘教授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學者;有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杜玉波、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北京工業大學校長范伯元(原北京市副市長)為代表的一批高校領導;有以香港百仕達集團董事會主席歐亞平、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副行長李曉鵬、恒基偉業總裁張征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陳肇雄、新浪全球副總裁兼總編輯陳彤等為代表的一批著名企業家。
畢業生在國防科技工業戰線的貢獻尤其突出。以著名的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例,多名我校畢業生在其中擔任要職,如黃春平任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王愛書任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張澤明任航天發射系統總設計師,徐克俊任飛船發射場系統總設計師,孫寶申任航天測控與通信系統副總設計師,李相榮飛船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等。
校園文化,潤物無聲
68年的發展,積淀了北京理工大學充滿靈性的大器大象的校園文化,并彰顯出她無窮的生機與活力。北京理工大學堅持“以智養德、以德育才、德育為首、全面發展”的育人方針,弘揚延安精神和優良傳統,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在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重視高品位、多樣化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實施素質教育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學校大力支持交響樂團、民樂團、舞蹈團、合唱團等藝術團體建設,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2005-2007年我校連續三年獲得教育部“五月鮮花”全國大學生大型校園文藝演出直播活動“優秀節目獎”。學校還非常重視學生體育的發展,我校足球隊四次奪取“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總冠軍,并在2006年全國足球乙級聯賽中獲得冠軍,成功沖甲。2007年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獲冠軍,并在中甲聯賽中站穩了腳跟,成為中國大學生足球隊的一面光榮的旗幟。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北京理工大學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深化改革,正朝著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穩步前進。
備注:中國美術高考網院校庫所收錄的北京理工大學藝術類招生信息內容僅供考生參考,一切以院校官方實際公布為準。